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

SHANGHAI HEALTH INDUSTRY ASSOCIATION

培训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抗击疫情简报 (四)

今年 3以来, 协会的会员单位上海市现代食用农产品交流促进中心称“上农交”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以赴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结合自身特点,主动请缨入列,会同市相关社团组织,依托供应链体系,协调货源组织,助力市场保供。

一、响应号召,主动参与保供

1、主动请缨,跨前入列。

按照市政府的抗疫工作部署,“上农交”积极响应号召,发挥社团组织联系市场紧密的特点,成立保供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调拨专项资金,积极参与市场保供。主动向市商务、农业农村委、合作交流办和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汇报工作,接受领导。结合已举30 多届 (场次)全国大型农产品展览会,外埠农业品牌资源丰富的实际,对外地肉类、粮油、蔬菜等大宗农产品的行情进行分析,以及市场舆情预判,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3 月下旬以来, 派专人与主产区相关协会和企业(基地)保持每周至少两次的频率联络,促使外地主要生活物资入沪情况应知尽知。

2、依托供应链,积极备货。

3 月中旬,“上农交”承担“肉类行业应急采购小组”工作, 主动与山东、河南省畜牧部门取得联系,得到大力支持。他们积极组织猪源,按标生产,冷链配送,提质入市。3 月下旬,浦东和浦西封控前,上海出现备货囤货小高峰,企业和居民的猪肉需求量激增,肉类市场凭借充盈的货源,保证了封控前的备货需求。据统计,山东肉类供沪量: 3
1 日至 323
日约
8965.8 吨,其中,24 日当日,供沪猪胴体
1280 头,猪肉 669 吨,牛肉 9.9
吨,禽兔肉
6921 吨。

其中落实的龙大肉食积极参与上海市场保供, 31 日以来,采取长途运输至与上海中转区,点对点入沪方法供沪肉类及制品 8000 余吨。

二、积极协调,助力企业保供

1、组织业内采购,满足市场需求。

“上农交”对接外省协会和肉类企业,通报市场行情,积极备货,促使肉企货源充盈。自 3 月份以来,协调落实山东省肉品保供企业 20 余家,截止目前,累计向上海市场调拨肉产品
6 万余吨,满足了业内需求。

2、倾力相助,提升保供能力

随着抗疫封控的持续,在市商务委市场运行调控处、市农业农村委市场与信息化处的支持下,协调相关证件办理会市肉类、副食品、农村专业技术等协会,及时反馈企业诉求和难点,助力企业稳产保供。梅林、爱森、联豪、松林、膳博士、好得睐等品牌以市场保供为已任,加班加点生产加工保证市场供应。爱森出货2400 余吨,松林出货 4000 余吨,梅林罐头公司销售午餐肉等罐头60 万箱,计 1.76 亿人民币。青莲食品供沪白条 5000 余吨,气调及包装品 800 万盒。上述企业还与本市电商平台联手,以充足的货源和


优良的产品质量,被誉为货真价实的居家团购产品。

 三、加强动态监测,助力食品安全

认真落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疫情防控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社区团购’价格行为”等规定,积极参与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开展的“保安全、保供应、稳物价、诚信经营”活动。活动中, 第一时间将规定告知外省市相关协会, 主动提供参与本市保供企业白名单,联手加强供沪肉品质量和价格监督,每日以表格形式通报供沪肉类数据,包括供货企业、数量、品名及到沪地址等,保障上海肉类市场质量安全稳定。

下一步,该企业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市的决策部署,继续注重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民对团购主副食品、农产品质量的信任度,推进复商复市。收集抗疫保供企业典型事迹,宣传推广品牌,进一步推进肉类等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