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

SHANGHAI HEALTH INDUSTRY ASSOCIATION

培训中心

邱勤:健康膳食理念与实践融合

2025中国银发(康养)产业探索与实践论坛 在沪成功举办(三)

      

3月 30 日下午,《2025中国银发(康养)产业探索与实践论坛》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成功举办。

作为第十四届国际健康产业品牌博览会暨养老与康复博览会的展会内容之一,众多来自政界、学界、产业界的权威人士和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围绕银发经济的众多前沿话题展开了多维的交流与探讨,为推动银发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方向。

业内知名专家、励成营养科技的邱勤先生做主旨演讲。

邱勤先生说:当代的健康膳食理念正朝着平衡适配、精准营养的方向发展。现在大家都知道要清淡饮食,少吃油、盐和糖,这是因为现代社会,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越来越常见,清淡饮食能帮助我们预防这些疾病。

同时,分阶分体质 “适配” 也很关键,比如在疾病预防和病后康复阶段,不同人群对营养的需求不一样,我们的膳食就得跟上。

就像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从 1997 年到 2024 年,经过了五次发布和修订,每一次都根据当时居民的健康需求和营养问题进行调整,像盐摄入量的变化、对合理搭配和全谷物摄入的强调,这些都体现了膳食理念在不断优化。

    邱勤先生做主旨演讲。

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 18 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约 27.5%,糖尿病患者约 1.48 亿,占总人口 10.6%,血脂异常总患病率 35.6%,高尿酸血症患病率 13.3%。60 岁以上的老人,约 78% 患有慢性疾病,其中高血压、高血脂的比例超 50%,糖尿病占 20.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约占慢性病总死亡率的 47.8%,还有约 43% 的老人多病共存。这也让我们看到,在疾病预防和病后康复阶段,健康膳食服务需求很大,但目前相关服务还在探索阶段。

展望未来,健康膳食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产品方面,会越来越多元化。除了现有的素食、有机食物、即采轻食,还会出现运动轻食、自然食物、生食、多形态膳食等创新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服务方面,会更加专业化和智能化。整个健康膳食行业会更加重视系统化布局,从食材供应链、餐饮技术人员培养到满足消费者需求,全方位构建服务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主旨演讲后,举行了圆桌论坛。就即制即食膳食和老年人营养膳食等专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圆桌论坛主持人。

论坛嘉宾。

   论坛嘉宾。

论坛嘉宾。

论坛嘉宾。

钟厚波:银发经济背景下,适老化辅具用品的应用与创新

2025中国银发(康养)产业探索与实践论坛 沪成功举办(二)

3月 30 日下午,《2025中国银发(康养)产业探索与实践论坛》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成功举办。

作为第十四届国际健康产业品牌博览会暨养老与康复博览会的展会内容之一,众多来自政界、学界、产业界的权威人士和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围绕银发经济的众多前沿话题展开了多维的交流与探讨,为推动银发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方向。

业内知名专家钟厚波先生做主旨演讲。

钟厚波先生说:适老化辅具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我国步入中度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对适老化辅具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我国有超过 4000 万失能老人,这一庞大群体对各类辅助器具如助行器、轮椅、康复设备等有着迫切需求,直观展现出适老化辅具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

政策层面也为适老化辅具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推动助听器、矫形器、拐杖、假肢等传统功能代偿类康复辅助器具升级,发展智能轮椅、移位机、康复护理床等生活照护产品。这一政策导向,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吸引了更多企业和资本投身其中,促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智能时代的到来为适老化辅具注入了新活力。科技赋能使得适老化辅具不仅在功能上不断拓展,还朝着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像智能轮椅,不仅能提供出行代步功能,还可一键自主调节靠背、座椅面、脚踏角度,释放身体压力,满足不同坐姿需求;其云平台功能还能智能跟踪电量信息,实现报修信息一键定位、实时反馈,部分智能轮椅甚至具备康复训练功能,促进使用者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还有外骨骼机器人,能帮助行动不便或半失能老人恢复或提升行走能力,在养老、康养等领域需求日益旺盛。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这些创新型适老化辅具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高层次的需求。

他还说:随着消费者对养老辅具认知的不断提升,适老化辅具的产品种类也将日趋多元化,从轮椅、助行车等传统设备,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延伸。可以预见,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以及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下,适老化辅具市场将迎来持续、快速的发展,在银发经济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

在主旨演讲后,举行了圆桌论坛。就老年人辅具的市场前景、技术创新等专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圆桌论坛主持人

论坛嘉宾

论坛嘉宾

论坛嘉宾

论坛嘉宾

论坛嘉宾

殷志刚:中国康养产业的未来态势—基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视角

2025中国银发(康养)产业探索与实践论坛   在沪成功举办!             

3月 30 日下午,《2025中国银发(康养)产业探索与实践论坛》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成功举办。

作为第十四届国际健康产业品牌博览会暨养老与康复博览会的展会内容之一,众多来自政界、学界、产业界的权威人士和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围绕银发经济的众多前沿话题展开了多维的交流与探讨,为推动银发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方向。​

论坛伊始,业内知名专家殷志刚先生以《中国康养产业的未来态势—基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视角》为题发表演讲。

他指出,中国康养产业正面临3.1 亿 60 岁以上人口(占比 22%)的老龄化浪潮,政策推动(如《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下,产业从 “生存型” 向 “品质型” 升级。核心挑战包括供需错配(高端与普惠服务不足)、支付创新滞后(复合支付体系待建)和科技融合(AI 辅助健康管理)。未来将聚焦医养结合、智慧养老、老年消费升级,预计 2035 年形成成熟服务体系,市场规模突破十万亿级。

未来康养产业值得关注的重点领域众多。在民生和健康方面,要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创造就业和增加区域经济增长,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消费和增强服务性经济收入,挖掘市场潜力;推动养老行业的专业化、职业化,提高服务质量;关注终身学习和精神文化,丰富老年人生活;推进养老支付与金融创新,完善支付体系。

在产业融合方面,医养康护、健康管理等大健康融合,机构养老、社区照料等嵌入式连锁化品牌化发展,老年宜居新业态,提升生活和生命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康养旅居、精神文化等产业,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国资国企资源要素融合等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康养产业还有出海的机遇,包括海外旅居、海外养老机构投资运营、海外研学和人才培训合作等。

此外,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评测和认证。我们要开展高标准领航行动,在养老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建设高水平第三方质量测试平台,做好质量测评、验证、认证工作,打造符合中国康养产业发展的质量认证,推动国际合作。

殷志刚先生还就中国康养产业当前最大的供需矛盾、技术创新如何重塑康养产业、未来康养产业投资的核心逻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体现了其研究成果的全面性与前瞻性。

会场内景。

论坛的成功举办,为银发经济领域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也为未来银发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第十四届国际健康产业品牌博览会暨养老与康复博览会盛大开幕

2025年3月30日,由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长三角健康产业联盟、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国际健康产业品牌博览会暨养老与康复博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盛大开幕。

各主办单位的领导、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上海市民政局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展单位以及各界人士代表出席了在当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

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伟文先生致开幕词。

长三角健康产业联盟荣誉主席陈强先生致辞。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综合规划处处长赵广君先生致辞。

会场内景。

会场内景。

     开幕仪式。

会场内景。

在开幕式上,上海东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会副会长单位)与安徽省久养天柱健康产业发展公司等七家文旅康养企业就沪皖合作发展康养产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生活中医专业委员会与安徽省健康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会长三角协同创新专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主办方部分领导合影。

    嘉宾巡馆。

     嘉宾巡馆。

当日下午,主办方还将举办2025中国银发(康养)产业探索与实践暨沪皖共建·长三角康养产业合作论坛。

尼日利亚健康产业商业发展座谈会

望春风、识春意,一带一路形势看好

尼日利亚商业发展座谈会顺利召开

2024517日,由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主办的尼日利亚健康产业商业发展座谈会,假座上海钻石交易所隆重召开。会议由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伟文主持,协会终身创会会长肖迪娜、监事长陈俊和部分会员单位代表以及本市医疗健康、健康产业领域内的企业家、行业精英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作为东道主的上海钻石交易所副总裁颜南海也出席了会议。

在座谈会上,尼日利亚驻亚洲贸易参赞哈桑·穆罕默德作了主旨演讲,全面介绍了尼日利亚的国家概况和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以及该国在生命医疗、疾病预防、健康产业等方面的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

哈桑· 穆罕默德在介绍尼日利亚健康产业的现状时说:作为非洲的重要经济体以及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尼日利亚的健康产业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尼日利亚在健康产业领域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全球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尼日利亚开始意识到健康产业的重要性,积极与国际接轨、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种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为在尼日利亚健康产业领域的企业的未来发展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遇。

 

与会医疗健康领域的企业家以及健康产业行业精英,就外资企业在尼日利亚的市场环境、法规政策、包括进入该国的外资企业的注册、税收、能源供应、人力资源成本、外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征询和探讨,哈桑·穆罕默德先生一一作了解答。

通过会议,大家实际了解了在尼日利亚的商业发展机遇与挑战。一致认为协会主办的本次座谈会有助于加强中尼两国在健康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尼日利亚健康产业的商业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在会议中,协会终身创会会长肖迪娜介绍了协会的职能和对协会未来工作的展望;协会秘书长吴书弘介绍了国家有关健康产业的政策措施;协会副秘书长宋迎琰作为座谈会的全程翻译,很好地为哈桑和参会的企业家沟通并诠释了本次座谈会的精要。与会人员近一半人员都能用英语无障碍的与哈桑先生进行在两国健康产业、税务政策、人员准入、文化认知等多方面的深度交流。

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伟文表示:这是一场别开生面有意义的会议。协会将继续秉承“创新、合作、共赢”的理念,为会员单位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健康产业的新高地。

同时, 协会将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指导下,搭建健康服务平台(包括政策指导、信息咨询、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人才培训等服务),推动健康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包括医疗、养老、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通过跨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我们将推动健康产业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交流,积极反映会员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争取政策支持和行业权益。协会将持续性地组织会员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包括会议、展览、培训、考察等),促进会员单位的合作交流。

   会后, 颜南海副总裁还邀请全体与会者参观了处于保税区内的钻石交易所。

面对众多“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瑰宝,大家无不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孕育的神奇宝贝和我国钻石业飞速发展的辉煌成就。

 协会将在上海市经信委的指导下,搭建健康服务平台(包括政策指导、信息咨询、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人才培训等服务),推动健康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包括医疗、养老、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通过跨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我们还能推动健康产业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交流,积极反映会员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争取政策支持和行业权益。协会会持续性组织会员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包括会议、展览、培训、考察等),促进会员单位的合作交流。


上海国际健康世博会促产业链融合发展,到2025年全国将建成5000个示范城乡老年友好社区

本报讯 (记者 张宝珍) 2024年3月27日至30日,由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主办,长三角健康产业联盟协办的“2024上海国际健康世博会、第十三届国际健康产业品牌博览会暨养老与康复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开幕。

我国“十四五”聚焦建设全龄友好城市、活力街区和完整社区。重点在公共设施、公共环境、居家环境、信息环境评价与建造技术体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技术体系、普惠托育与适婴适童健康服务设施建设技术体系及多场景、多业态全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技术等。到2025年,全国将建成5000个示范城乡老年友好社区。

展会聚焦全龄友好城市的康养旅游、中医养生、养老康复、健康食品、健康管理、健康机械等细分品类,构建以康养旅居、运动康养、疗愈康养为业态的生态体系,促进健康产业链融合发展。

特色之一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转型成果明显

时下,健康产业正从传统的医疗设备和服务转变为新兴的健康科技和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力量。展会汇集了众多知名品牌,它们代表了行业的高水准,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理念。

如:上海泛亚生物医药集团,以虫草类真菌资源的系统研究及应用开发为主营业务,是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全链覆盖的生物技术和医药健康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包括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内的国际科学家研发团队和产业经营管理团队。科研团队独创的蝉花培育技术——“一种蝉拟青霉菌株及其应用”获第二十届“中国专利金奖”, 蝉花虫草类产品已被批准为新食品原料,进入大中华区以及中亚、俄罗斯和北欧市场,成为全球消费者健康产品的新选择。

在现场,一款由三微卿云(合肥)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婴儿消化记录仪和护孝呼智能照护系统,可以日夜守护长期卧床人群的舒适与健康,因为专注致力于为婴幼儿和失能失智患者提供贴心的照护服务而大受欢迎。

特色之二长三角区域产业互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健康产业的交流合作日益深入。在开幕式上,来自安徽省级机关、合肥市、黄山市、安庆市、阜阳市、马鞍山市、岳西县、广德市、桐城市、怀宁县、和县等地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及企业代表共80余人参会,并进行了安徽部分市县健康产业项目对接推荐活动,格外引人注目。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志贺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与安徽盛世天源国际养生文化集团在现场就岳西天悦湾温泉养生基地二期项目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显示出沪皖合作建设康养旅居基地、发展银发经济的合作前景看好,像“康养旅居目的地、大别山中天悦湾”这样的美景美食美生活之地,将日益被上海人民所熟知和喜爱。

自2009年起上海开展老年友好城市和老年友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基本形成了每个街镇“1个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若干个社区托养设施+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服务体系。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该体系以医疗互通、公共交通互通等为先导,正在逐步融入长三角各省市,生成打造良性生态的趋势。

特色之三国际交流对话、理论升华

何谓全龄友好城市建设?“全龄友好”是服务全体居民、全生命周期、全生活场景,通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满足居民高质量生活需求的新概念,从中央到地方,老人、儿童、青年、育龄妇女、残疾人等相对弱势群体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不断受到关注。上海及长三角等地在全龄友好等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重点解决各类人群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统筹代际需求。

现场,“全龄持续照护社区与居家服务-国际对话”论坛成功举办。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副会长、上海新东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陈星言,欧葆庭中国区首席运营官COO邢珊珊,凯健养老首席执行官梅雪艳,日本美邸养老服务公司董事、美邸中国区总裁王思薇,健康养老评标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志贺康养总经理、创始人刘科新,上海银康同泰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达昌,上海遐福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蔡琦,拾尔诺(上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承锐等行业资深专家与头部企业领导人,以国际化的视野、实战型的经验、专业性的见解,深度剖析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坛上,中、美、日、法等国CCRC的探索与实践的经验交流,与会者就“跨界推进全龄友好城市、社区、住房等的建设与改造,让每一位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感受到便捷、温暖,保持身心健康愉悦,共建共享美好家园“达成共识。


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承办中日康养产业论坛在沪成功举行

20231010日,由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承办的中日康养产业论坛在上海成功举行。中日两国的相关官员、专家、企业家等共170余人出席了本届论坛。

 



 该论坛由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主办,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协办。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为支持单位。

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靖在致辞说,中日双方在康养产业上优势互补,日本较早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在政策制定、制度设计、产业发展、设施建设、产品研发等方面起步较早,投入也大,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他认为,养老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长三角特别是上海的康养产业需求巨大,期待中日双方持续推进康养产业的合作交流。

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大使赤松秀一致辞说,日本政府采取措施来促进老年人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与此同时,企业也开发和生产适合老年人的个性商品与服务,让更多老年人安享健康幸福晚年。他表示,为了实现更安心、更舒适的老龄社会,日中企业之间可以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合作,携手开拓市场,共同促进行业繁荣。

 



论坛上,上海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陈跃斌、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处王俊处长在论坛上分别作题为上海养老服务的实践探索上海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情况主旨演讲。



中日两国相关领域的十六位专家围绕促进养老产业和服务的发展、失智老年人健康护理、金融与健康产业的发展、养老社区和适老化改造、老年膳食产业的发展、科技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成功案例与大家分享。

在圆满承办了论坛各项会务的同时,协会还组织了相关会员单位代表共60余人也出席了论坛。

与会者一致认为,本次论坛提出的精彩、独到、专业的创新见解和思考,拓宽了行业从业者的视野与眼界,使大家获益匪浅。对推动上海生命健康产业的大发展、中日两国生命健康产业的交流和合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论坛期间,还组织了近二十家中日企业在现场作了专题展示,宣传推介相关产业的最新产品和技术成果。

 



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裴崎在论坛总结致辞中表示,日本康养产业体系发展较为完善,健康服务产业的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程度很高,产业体系较为完备,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健康产业经验优势、人员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中日健康产业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共同探索投资新模式,携手探索生命健康产业体系,共建绿色健康命运共同体。